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在印度,有一个爸爸,他是一个摔跤手,曾经代表印度获得世界比赛的亚军,没有得过冠军,他非常失望。所以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儿子身上,希望妻子能生下男孩。但是天不助他,妻子生了四个女孩,从此他的希望就破灭了。
直到有一天,他的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塔把两个大男生打得鼻青脸肿,她们的爸爸辛格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吉塔和巴比塔有摔跤的天赋,而且他又想到,金牌不论男女都可以拿。就这样,女儿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可以帮他实现自己的心愿。
紧接着,他对大女儿和二女儿开始了魔鬼训练。早晨五点起床,做十个运动前的热身动作,围着村子跑一大圈。
过了几天,她们的爸爸对妻子说,要给她们增加蛋白质。妈妈说,家里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可爸爸不管,还是去给孩子们买鸡去了。
卖鸡的人说:“一只鸡100卢比。”可辛格把一只鸡的价格压低到了25卢比。从此,吉塔和巴比塔的晚餐就是鸡肉。
每次训练都很苦,很累,她们边跑边唱起了悲伤的歌:
啊!爸爸,请不要这样折磨我们;
他究竟是救世主还是我的梦魇;
哦,爸爸,请不要这样折磨我们;
爸爸,您对我们太残酷;
我们快要累死了;
我们还是孩子;
这么多的规矩这么多的戒律;
我们宁愿去死;
爸爸您对我们太残酷;
我们快要累死了……
她们不停地抱怨着,觉得爸爸真的对她们太残酷了。
有一天,她们跑着跑着,突然停了下来,找借口不想训练了,对爸爸说:“我们穿着裙子,根本无法跑步。”辛格向他的侄子要来了几件旧衣服,都是男式裤子和T恤,把这些改成了训练服。等女儿穿上这样的训练服出来的时候,辛格又让她们跑步去了。街道上有些人嘲笑她们,有些人同情她们。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爸爸又觉得应该找高手来,和女儿们进行实战训练。于是,他就把自己的侄子,一个大男孩叫了过来,和自己的女儿一同训练。
过了一天,他们三个人早上五点开始跑步了,两个女孩对自己的哥哥说:“你这个瘦猴子,还没跑完就喊累了,你才刚掉进河,而我们两个都快被淹死了。”哥哥哑口无言,只得继续跑。
到了下午,她们看到了一个训练场,那是她们的爸爸亲手做的。辛格让侄子和大女儿比赛,侄子和大女儿比了,大女儿败下阵来。他的侄子十分骄傲,说女孩们太弱了,辛格说:“要不,我们俩来一场?”侄子赶紧跑了。
两个女孩找了各种理由不想训练,借口头发上长了虱子,没想到爸爸把她们的头发剪掉了。没了借口,只得继续训练。
一次,辛格带着女儿去参加比赛,吉塔选了一个最强壮的对手比,这是她打的第一场比赛,那个大男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险胜吉塔。
第二天,战败的吉塔找父亲,想再去比赛。这次他们参加了另一场比赛,她获胜了,她爸爸的脸上也露出了笑脸。后来,她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赢得了各种奖牌和证书。
辛格想给女儿们买专用的摔跤垫,去跟体育局的官员申请经费,但遭到了拒绝。于是他们用床垫代替摔跤垫。
经过一天天的努力,一次次的进步,吉塔和巴比塔成长了。在全国女子摔跤比赛中,吉塔从初级组进入中级组,再到高级组,最后夺得了全国冠军。她们凯旋而归,村民们热情地欢迎她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开心的微笑。
其实故事并没有结束,吉塔最后进入了国家队,代表印度出战世界摔跤比赛,最后夺取了世界冠军。
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人生没有退路,成功属于那些肯付出艰苦努力的人,如果没有付出血汗,便不可能会成功。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2儿童节的时候去看了《摔跤吧,爸爸》,一个对于梦想近乎于偏执的父亲与女儿之间的相爱相杀。
看电影的前半段时在想,一个父亲要如何的狠心才可以在印度的小村庄里让女儿剪掉长发,穿着男孩子的服装露出双腿,日复一日的五点在田野里奔跑。电影的后半段在想,幸好,她们有了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和能力。一种女孩子也可以用尽全力去和这个世界对抗的能力。而她们的背后,永远是一双盛满爱意的双眼。那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株树苗在对抗风雨艰难长大的过程。
长大后,我终于可以成为你。
电影的对白也许是那瞬间泪点的原因:"你们的爸爸为了改变你们的宿命,他在和全世界对抗,承受着所有人对他的嘲讽。"
全程的泪点,也是全程的回忆。我想影片父亲做得最对的事情,就是给了女儿一份与世界对抗的勇气,给了她一个选择人生的机会,用身体力行告诉她,梦想,是最清晰的路标。我并不知道爸爸的梦想是什么,说实在话,我也并不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也许,就是成为一个像他一样的警察叔叔。
电影里同样感动的是父女相爱相杀。
谁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是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煎熬的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与朋友之间的那样子相处模式,也不是职场的相处模式。困难的是,在那个过程里,我们都没办法轻易的评价对错。女儿与父亲的对抗,激烈的冲突,都在诠释这句简单的话。
但是事实也证明,父亲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
想到之前打电话问爸爸为什么非要参加某些我不愿意参加的活动,而且连一个被刷掉的资格也没有。爸爸只说"既然身在组织,那就要服从组织的安排,不光是不给组织添麻烦,还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影响身边的人。即使这件事你并不愿意。"记得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我以为爸爸还会站在我这边,告诉我可以不去。我对他说"爸爸,我对你很失望。"那时的自己,固执地认为爸爸已经被所谓的组织禁锢了思想,甚至觉得爸爸很可怜。但我不一样,为什么,自己不去反抗呢。
事情的发展总是始料不及,也许就是在做某一个动作的时候,瞬间的想通,既然都已经被"内定"会在操场上尬舞,那么为什么我不试着去享受那个过程。再到后来,听着音乐数拍子的时候就会想到哭着对爸爸说的那句"对你很失望",在场上用力打直胳膊的时候,也觉得,我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四肢不协调。
因为努力,有时确实很有用。
那个影片里后来赢过无数次的女孩,是不是也这样想。
现在更多的时候,爸爸是不在身边的,但是我却比在他身边的时候,更容易想起他。
跟他分享我种的花,虽然还是没能成功开花;跟他分享一些看过的电影,听过的歌,写下的文字;有一些瞬间,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的,但在他面前,似乎也永远是个孩子。
也许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有一个,最爱我的,爸爸。我可以带着他所有温和坚韧的 ……此处隐藏13036个字……岭,两个被洗脑的女孩立即就有了强烈学习摔跤的心理动机,一改之前消极怠工的学习态度,开始出乎爸爸意料之外主动的训练,之后随着两个女儿能力的提高,爸爸带着她们参加比赛,虽然第一场输了,但是接触到竞技场面的激动愉悦,开始主动的跟爸爸说我还想参加,这就是第二条分水岭了,从这个时侯开始女孩有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向,她爱上了摔跤运动,而且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爸爸同样是一个非常优秀激励师,不断的给予女儿正向积极鼓励,比方说在比赛的前夜对女儿说:“如果你赢了,并不是独享胜利,有几百万个像她们一样跟你一起得胜,所以被认为不如男孩的女孩们,那些被迫做烦琐家务的女孩们,那些被嫁出去生儿育女的女孩们,明天你不要各澳洲选手比赛,还是要跟这些轻视女子的人比赛。”于是女儿完成了第三要素当中的爱学习这个阶段的修练。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4该片是由真人真事改编,将亲情、励志、梦想完美结合的一部片子。讲述了以前的摔跤冠军辛格将两个女儿培养成为女子摔跤冠军,打破了印度传统的故事。
辛格一向的梦想是能成为世界冠军,却因为种种原因直到退役都与金牌无缘。从此他的梦想就是能生个儿子替自己完成梦想,可偏偏连生了四个女儿。正当无奈要放弃的时候,却偶然间发现了两个大女儿身上隐藏着的摔跤天赋,从此对她们展开了残酷的训练。两个女儿从此忍受着村民的各种嘲笑声,顶着羞辱被剪掉作为女人荣耀的长发,开始一天又一天无休止的练习生涯。曾努力反抗过,却被共同的好友点醒,她十分羡慕她们有这样的父亲,为了她们能够对抗整个世界,真正将她们当做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到了年龄就急着要甩出家门的负担。同时也看出了一个道理,当你在抱怨的时候,却不知有多少人在羡慕你。
虽然我不能赞同片中的父亲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并像“暴君”一样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但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父亲这样看似独断专行的决定何尝不是在给自己的女儿一条出路?他期望女儿们能够不再依附男人而活,整天与锅碗瓢盆打交道,不再受歧视,期望她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男人们都望尘莫及的荣耀。而在我们眼中看起来丝毫不怜惜自己女儿的父亲,在未删减的电影当中却也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夜深人静的时候,两个女儿筋疲力尽的睡着了,而父亲走进来默默地给女儿们按摩起了小腿。母亲说“我搞不懂你在做什么。”父亲背对着妻子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配当父亲,当身份是教练时,她们爸爸的身份就要放在脑后。”而当众人的舆论一天天的增加,说女人就该待在厨房做饭时,母亲也开始担心女儿嫁不出去。但父亲却坚定而自豪的反驳道“我会培养出一个十分伟大的女儿,他们没有资格来挑选我的女儿,而是我女儿来挑选他们。”这些片段尽显为父的那颗爱女的心,那不为人知的柔软一面,所以说做父母的,有哪个不心疼自己孩子的呢。
两个女儿在被点醒之后,自觉的开始配合父亲的训练,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奖牌,一年又一年的连冠全国冠军。以前被嘲笑的耻辱与训练的辛苦,转成了众人羡慕及渴望的目标。
而影片也展现了两个女儿在成长过程当中的情绪变化和性格转变,大女儿渐渐被世界所吸引,丢失了原本的初心,忘记了父亲的教导。但在骄傲中一次次的失败,最终痛哭着跟父亲道歉,而那以前伟岸如山的男人也湿了眼眶,千里迢迢赶到女儿身边为她打气并一如往常那样开始训练她。
故事最终当然不出所料的有了最完美的结局,女儿拿下了世界冠军,成为了父亲的骄傲,成为了千千万万印度女性的激励和榜样。
作为一部电影来说,这是个相当完美的故事,可在我眼中,这部片子带出了一个十分悲哀的家庭环境描述。作为生长在歧视女性超出想象的,并按数据统计每3分钟发生一齐针对女性暴力的这么一个国家,这位父亲所为女儿做出的决定能够说是她们唯一能够独立的出路。这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是一种无奈的选取。
在正常社会环境下生活的我们感恩吧!有着无数的机会,有着相比较起来如同天堂般的环境,身为女性的有着自尊和说话的权利,那么留下的,就在乎我们选取怎样活着了。永久不要抱怨自己没有机会,因为机会是留给预备好了的人。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5凡是由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可谓是部部经典,这部《摔跤吧!爸爸》自然而然也不例外,第一次接触阿米尔·汗的电影是《三傻大闹宝莱坞》,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米尔汗的电影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抨击当下社会的问题和不好的现象,《三傻大闹宝莱坞》抨击了印度的教育,《我的个神啊》抨击了印度的宗教,那《摔跤吧!爸爸》则抨击了印度的体育和印度女性地位薄弱的现状,电影最后部分爸爸对大女儿说的话更是对电影主题的升华。我觉得只有关注民生的电影才堪称是业界良心,同时《摔跤吧!爸爸》也结合了《三傻》里面,做事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不要过多在乎外界人的眼光,而且要会变通,就像后面,爸爸为了给两个女儿增加营养,暂且抛弃了自己的宗教观念,以及妻子的反对,煮鸡肉给两个女儿吃。
影片后面自然通过展示了两个女儿成为优秀摔跤手的过程,让我重新体会到什么是坚持,以及后面两个女儿被迫剪头发,展示了爸爸要培养他们成摔跤手的决心,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通过大女儿成名之后的失利,我明白,做成一件事,完成一个目标,必须全神贯注,不能有太多的羁绊,不然很难实现梦想的。人生最好的防守就是以攻为守。面对绝境,耐心等待机会的出现,再靠智慧,人生不是没有绝处逢生的机会的。父母是不能陪我们度过一生的,所以,面对人生今后的困难,我们唯有勇敢前进,不退缩。
纵观《摔跤吧爸爸》里两个女儿的成长之路,确实是艰辛,可以说是,爸爸从没有条件创造出条件,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了各种培养女儿成为摔跤手的条件,以及后面爸爸来到城市,照样通过各种传统的方式,以不服输的毅力,在体育学院外指导着自己的女儿,这让我想起我们最常说的古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部电影真的很好诠释了这句古话,面对困难,焦躁逃避是没用的,唯有想尽办法动员你身边一切可用的资源,比如没摔跤场,爸爸就自己盖,没钱买鸡肉,爸爸就说服老板低价出售肌肉,体院要开除大女儿,爸爸动情的演讲打动了领导,给了女儿最后一次机会,没电脑看比赛的录像视频,他们就去包下整个电影院,视频一段一段分析,再一段一段标记,最终帮助女儿夺得金牌,如果我们都有这种毅力和思维,又何尝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这也是电影给我最大感动和启发的地方,影片中还有一个感人的细节就是,爸爸居然没花掉女儿们在邦级比赛中的奖金,而是给完好的保存下来了,可见父亲是真的热爱摔跤,真的想为印度的体育事业做出贡献,对于当下有些父母想通过子女成为体育明星而致富的父母好好上了一课。
网上都说是阿米尔汗是印度国宝级人物,是电影天才,但是当我得知他主演这部电影时,是先增重27公斤,然后再瘦回到年轻时爸爸的状态,以及主演们都为拍好这部戏,都各自练习了很久的摔跤的时候,我觉得所谓的天才,就是比别人做事更用心,付出更多,更不急功近利,用良心去拍一部好电影,期待阿米尔汗的下一部力作,也期待中国也能出现像阿米尔汗这样的“天才”,最后要感谢我的女友,要不是在她的推动下,我也不会那么早去看这部电影。要知道,在电影院里看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还是有点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