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日记(精选15篇)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日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日记1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我们中国民间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相传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著名爱国诗人屈原。
我们老家过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在门的两旁挂上艾草和菖蒲,用来避邪,小孩子胸前还要挂上染红的咸鸭蛋,戴上用彩色丝线缝制成各种形状的香囊,以求吉祥。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南方各地共有习俗,只不过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叶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叶包粽子,江浙这边有些地方用芦苇叶包粽子,而大多数地方都是用一种专门可以用来包粽子的竹叶,这种竹叶除用来包粽子,以前还用来做斗笠和渔舟上的雨篷。粽子的形状也有差异,有些地方做成长方形,像个小枕头,大多数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我太婆说过,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灵,护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圆糯米,里面的馅也是不一样的,有枣泥的、豆沙的、咸蛋黄的、肉馅的……我们家包粽子是用肉馅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节,家家还要把屋子打扫干净,洒上雄黄水,防止毒虫兹生。我听爷爷说,过端午节还要喝雄黄酒。因为爷爷曾经看到过一条资料,说喝雄黄酒对人体有害,所以,我们家不再喝雄黄酒了。
过端午节那天,我国南方各地还要举行赛龙舟活动。我们老家江西抚州的风俗是每年农历五月初八,都要在抚河举行一次临近乡村的龙舟大赛,冠、亚军还要颁发奖状和证书,同时还有一些物质奖励呢。
赛龙舟可有意思了,每条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桨手和一个舵手外,我们老家龙舟的船头上还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锣,用锣鼓指挥桨手们行动一致,鼓声,锣声“嘭”落桨。因此,划龙舟比赛时,河面上锣鼓喧天,加上两岸观众的呐喊声,真可称得上热闹非凡。我们xxx舟队,还在国际比赛中得过冠军呢!
20xx年x月x日
端午节日记2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唱着欢快的童谣,当当当,锣鼓响,我们全家总动员,今天下午比赛包粽子。
昨天我们就说好了今天下午要包粽子,等今天下午我们回到家时,奶奶早就泡好了糯米、花生、红豆、熊猫豆、大枣,还准备好了粽子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我们来一起包了。我洗干净我的小手,搬了个小板凳,稳稳当当地坐在了盆边。清了清嗓子,我大声宣布:“第二届家庭包粽子大赛正式开始!”包粽子我可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包粽子的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我可得了家庭包粽子大赛一等奖(虽然只包了两个,因为质量高,以一顶百)。
“卷叶、装米、封口、捆线”,我在心里暗暗念叨着,像模像样地拿起一片粽子叶,随手一卷,就往里装米了。“咦!怎么下面漏了?”唉!原来粽叶没卷好,成了开口笑了。唉!大意失荆州啊!遥想关公当年败走麦城,该是多么地后悔啊!嘻嘻,笛子可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暗暗得意一把)。
我把第一个失败品重新开封,这次可不敢大意了,我认真地卷好叶子,装上米粮,然后把剩余的粽子叶封住口,用线把这个粽子捆了个严严实实,生怕有一粒米溜出来!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准确无误,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完美粽子大功告成了!
奶奶和妈妈看我包得这么好,一人给我在脑门上盖了一个大红章,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了!接下来我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不一会儿,第五个粽子已经诞生了!妈妈和奶奶当然不肯落后,她们就像加满了油的粽子机一样,一个接一个生产着,看得我目瞪口呆。等我再去准备包第六个的时候,锅里已经没有多少米了。我大喊起来:“不许再包了,这些米都是我的!要是再包,我就把你们包的都给拆了!”奶奶和妈妈都哈哈大笑着走开了,留下我一点点捞着那些可怜的米,包了最后一个超级迷你型粽子。
今年的家庭包粽子大赛真是既激烈,又精彩,当然啦,冠军还是我……
端午节日记3“小懒虫!快起床,今天是端午节,妈妈和你一起包粽子,你怎么还在睡觉?”妈妈兴致勃勃地叫着。难得的假期,我还真想好好地睡一觉呢,都被妈妈搅和了,可是我昨天答应妈妈和她一起包粽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我还是很快地起床,跟妈妈学着包粽子。
妈妈拿出泡在水里的粽叶,还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们两个准备“操作”了。首先妈妈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骤:①选料,选择好合适的粽叶;②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包好;③把五花肉放进有糯米的粽子里;④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来包粽子还有学问呢。
妈妈开始包了,她神色严肃,十分细心。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这不,不一会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显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妈妈这个包粽子的好手,已经包了几十个粽子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的进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妈妈有说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认真操练着,可是这粽子似乎看我是个孩子,非闹点小脾气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个粽子都没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说:“哎呀····就你···还想把我给驯服···那可比登天还难。”我可“不服气”了,这小小的粽子就能难倒我吗,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带着些虚荣心努力的学着。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茅塞顿开,真棒!我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手中的这个小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贵,那种喜悦与兴奋难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粽子。妈妈往锅里加了许多的水,然后开始煮,煮了好一会儿,粽子就好了,此时家里到处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今天我不但与妈妈学到包粽子的“手艺”,还尝试了包粽子其中的快乐,真实一个难忘而愉快的一天,让这样的快乐与大家共同分享,“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的习俗有挂艾条、饮雄黄酒、吃粽子和赛龙舟。
挂艾条和饮雄黄酒是为了辟邪。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在端午节时期在自家门口挂艾条等草药,据说可以辟邪。端午节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而艾草具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朵、鼻子、额头、手、足等处,希望这样做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你一定听说过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吧?!白娘子就是误喝了雄黄酒后变回了真身白蛇, ……此处隐藏5717个字……婆的手犹如魔术师的手那般灵巧万分,手指在芦叶间穿来穿去,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便包好了,我佩服地五体投地。我也开始像模像样地学了起来,但是马上问题就来了,我怎么也包不好那几个角,从而导致“米粒宝宝”时不时淘气地从“芦叶窝”里跳出来。我有些气馁,外婆一脸宠溺地看着我说:“小宝,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呀,外婆相信你肯定会包出漂亮的粽子的。”最终,我做出了好几个奇形怪状的粽子,有的圆乎乎的像一个球,有的歪歪斜斜的像个小怪物,有的松松垮垮的像个懒散的胖子在睡觉。一旁的奶奶看着这些粽子在偷笑呢,瞧,两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了。再看看外婆包的粽子,个个都笔挺地站立着,四个角棱角分明,比我包的粽子精神多了,看来我还得向外婆多学习呀。
爷爷接过我们包的粽子,煮了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锅中便飘出了阵阵香气,把我馋得直流口水。又过了十分钟,爷爷便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粽子走了过来,我立刻狼吞虎咽。还别说,我包的粽子虽然形状怪,但挺香的,我一口气吃了四个,把我的小肚皮儿撑得溜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也都吃的直打饱嗝。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有意义的端午节,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
端午节日记13又逢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一天,在祖国的每个地方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寻找他,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此后,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这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据说,比赛时,岸上人山人海,彩旗飘飘,锣鼓喧天,江里万箭齐发,百舸争流,龙舟全体队员配合着船头的鼓点,齐心合力,奋力摇浆向前。最先到达终点的当然就是胜利者啦。想象一下,都觉得赛龙舟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到现场去观看比赛,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想上龙舟与其它船队较量一番呢。
包粽子也和屈原有关,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每年这个时候,爷爷都会买来粽叶、糯米、蜜枣和各种各样的豆子,把糯米和豆子洗净泡好,爷爷把粽叶平平地铺在桌子上,将一边轻轻卷成漏斗状,在下面放上一层米和豆、再放三、二颗枣进去,然后用米和豆盖好,用粽叶把口包住后用马连草绳把粽子捆住。包出的粽子棱棱角角,十分耐看。我在一边看着爷爷流畅的动作,真是佩服极了,也想学学这门手艺呢。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为了驱邪避恶,家家都洒扫庭除,悬挂艾草。姥姥在这个时候也会到集市上买回艾草,放置在门后、床下,新鲜的艾叶会散发出一股股淡淡的清香,很好闻呢。虽然这样做有些迷信的嫌疑,但是那是姥姥美好的心愿,她希望我们一家人都能身体健康,幸福地生活,我们怎么能拒绝她这样衷心的祝愿呢?
又逢端午了,不管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渡过,我都希望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所有的人都能实现心里的愿望。
端午节日记14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端午节日记15今年的端午节,可跟以往的不一样,在蝴蝶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端午节读书会”。
听说要开读书会,我激动得不得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参加。早上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带着妈妈包的粽子,兴匆匆来到了教室。别说我了,看,同学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每个人手里都提着粽子。我盼着早点开始,只觉得时间过的太慢了,好像过了一年似的。终于盼来了语文课,蝴蝶老师笑咪咪地走了进来,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又是端午粽叶香。她叫我和李一凡来当今天的主持人。我一听,好激动呀。我可从来没主持过,有点紧张。看着蝴蝶老师那信任的目光,我一下子有了自信,不再觉得慌了。我拿着稿子,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同学们给了我热烈的鼓掌。接着,蝴蝶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端午节方面的知识。然后同学们又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有关端午节的手抄报拿出来,相互看着。看,我们的手抄报真漂亮呀,同学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一张张手抄报精美绝伦,那画面,那色彩,搭配得当,绝不亚于买来的画报。
最激动的时候到来了,当蝴蝶老师宣布开始吃粽子时,一声“吔!”的叫声,教室里沸腾起来,同学们六个一组,开始忙开了。那热闹的场面别提了,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吃法一一展现出来。你看,杨博文拿起一个粽子,三下五去二就包开了粽叶,张开大嘴咬了一口,一下子就咬去了它的一半,然后迅速嚼着,他胖胖的小脸马上就鼓起来了;李一凡手上套着一个塑料袋,拿着粽子,大口大口地吃着,脸上露着开心地笑容;李明珊不慌不忙地拿起剪刀,先把粽子上的绳子剪断,然后剥开粽叶,一口一口的慢慢吃着……..蝴蝶老师被我们的吃相逗乐了。看着我们吃得那么香,她也忍不住吃了起来。霎时整个教室到处飘着粽香,我们快乐地吃着,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时间过的太快了,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结束了这场读书会。
读书会虽然结束了,但它却留在了我的心里。我希望在我的童年里,多留下一些这样美好的回忆。我期待,我盼望,下一次的读书会能早点来。